发布时间:2025-11-03 来源:公告
11月3日消息,京东方A(000725)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表。在记录表中,京东方A谈及了显示行业的发展和未来趋势,总结了公司的经营表现,并回应了投资者关于LCD/OLED领域、资本开支规划、技术布局及未来展望等问题。京东方A认为,在今年,LCD和OLED全球出货量仍有望实现增长,但整体供过于求,市场增长有所放缓。2026年换机潮、AI应用、世界杯等将带动需求,预计2027年实现供需平衡。
京东方A还提到了B16项目进展情况。成都8.6代线整体进展顺利,首批核心设备已于今年5月20日搬入,较原计划提前四个月。首次点亮预计在今年12月,量产时间目标为明年下半年。待B16实现量产之后,京东方A预计未来资本开支将会下降。
回答投资者提问
1、OLED 产线三、四季度稼动率如何?盈利能力有何展望?
答:OLED 下半年进入传统旺季,三季度行业出货量同、环比均实现提升,行业稼动率处于高位,主要受益于新机集中发布,带动整体需求上升。虽然出货量在增长,但同时行业内产品结构承压,低端 Ramless 产品增量不增利,带来短期经营压力。展望未来,随着头部品牌带动折叠屏渗透率提升和 LTPO等高端技术路线的扩展,行业产品结构有望持续优化,长期来看行业具备通过结构升级实现盈利改善的机会。
2、少数股东股权收购情况?
答:少数股东股权收购为公司现金流重点使用方向,尤其是在资本开支下降、现金流改善的背景下。上半年武汉 10.5 代线已进行了减资,未来公司将根据经营情况和现金流情况,择机回购少数股东股权,具体进展请关注公司公告。
3、研发费用环比增加原因?
答: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的研发及储备,并始终坚持稳健经营,通过提升产线运营效率、保持较高强度研发投入以及深化精益管理,持续增强企业内生动力和成本控制能力。近年来,公司全年研发费用占收入比例大约在 6%-7%之间。
4、2026 年 OLED 渗透率?低端产品是否会进一步增加?
答:根据咨询机构数据,2025 年 OLED 全球出货量约 6.7亿片,预测明年有望提升至 7.2 亿片,同时低端 Ramless 产品将从今年预计的 1.5 亿片增加至 1.8 至 2 亿片,增量主要来自于低端市场。公司坚持通过产品创新匹配高端客户需求,同时通过降本增效应对低端市场压力。
5、B16 产线的建设进展、设备搬入、安装调试及首次点亮等关键时间节点的计划如何?量产时间是否有可能提前至明年第三季度?此外,目前是否有已披露的 IT 和汽车类意向客户?
答:成都 8.6 代线整体进展顺利,首批核心设备已于今年5 月 20 日搬入,较原计划提前四个月。首次点亮预计在今年 12月,量产时间目标为明年下半年。客户方面,公司正与国内外核心客户共同研发 IT 类(NB、TPC)及车载类产品,部分产品已在重庆 6 代线进行验证,整体产品研发和客户合作进展顺利,相关情况将在明年逐步显现。
6、未来资本开支的趋势如何,以及资金将主要投向哪些领域?
答:未来资本开支整体呈下降趋势。2025 年是资本开支的高峰,主要由于成都 8.6 代 OLED 生产线项目的大量投入;2026年仍会有一定支出,主要用于后续设备采购;从 2027 年开始,随着量产完成且无新产线投资计划,资本开支将大幅下降。后续支出主要包括维护性开支,以及创新领域的投入,如钙钛矿、玻璃基封装载板等项目,但这些领域的资金需求远低于面板产线建设需求。
7、公司对今年实际出货量的预期?
答: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尤其是低端产品冲击较大,公司一直定位中高端产品,导致上半年出货受到一定影响。公司力争在去年 1.4 亿片的基础上实现两位数增长。
8、友商在 OLED 领域宣布了新的投资计划,但技术路线有所不同,请问公司在哪些产品上具有技术优势?此外,在2026-2027 年行业逐步释放 8.6 代线后,是否会对手机 OLED市场的供需格局带来压力?
答:公司在 OLED 领域的技术路线选择 LTPO 背板,该技术已在六代线实现成熟验证,并获得客户认可,具备技术成功性和市场可行性。此技术可支持高端移动产品(如平板、笔记本)及车载显示等高要求应用场景,在触控功能、LTPO 性能等方面具备全面能力,定位明确为高端市场。关于 8.6 代线对手机 OLED 的影响,目前 8.6 代线主要定位于中尺寸产品,包括IT 和车载显示。从整体供需看,当前六代线手机产品供需存在压力,但高端 IT 产品(显示器+平板+笔记本)对 OLED 的需求折算成 LCD 等效产能,其渗透率仍不足 10%,因此中长期来看产能供给对市场影响较小。
9、关于 LCD 业务,今年四季度的供需情况如何?以及展望明年,在有赛事的情况下,是否会对行业回暖带来更大的驱动?
答:LCD 业务今年整体销量较为稳定,符合预期,但是 TV方面平均尺寸增长未达预期,尤其第三季度几乎无增长,尽管北美 85 寸以上产品销量同比增长 45%,但基数较低,对整体平均尺寸拉动有限;相比之下,拉美和东南亚市场表现强劲,推动 32 寸、43 寸等小尺寸产品需求上升,使大尺寸化阶段性放缓。进入第四季度后,作为传统淡季,各尺寸面板出货量环比普遍下降,因此,产品价格面临下调风险。明年若有大型赛事带动 TV 换机需求,可能在上半年就成为行业回暖的重要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