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26 来源:Display insights

在攻克了困扰多数折叠屏手机的屏幕折痕难题并取得重大 “技术突破” 后,苹果已生产出约 100台被命名为iPhone Fold的折叠屏iPhone。这些设备并非早期原型机,而是标志着苹果在研发真正量产级折叠硬件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折痕难题与苹果的解决方案
多年来,折叠屏手机最受诟病的问题之一,便是设备展开时屏幕中央出现的明显折痕。这一缺陷不仅影响外观,更是严峻的工程挑战 —— 折痕源于屏幕面板反复弯折产生的应力。
据报道,苹果的解决方案源于深度重新设计:尽管三星负责供应实际的显示面板,但苹果主导了面板结构、材料加工和贴合工艺的研发,并与铰链组件供应商紧密合作。具体而言,苹果联合新日兴、安费诺等供应商重新设计了折叠机械结构,使得面板与铰链结合后,能够避免传统折叠设备常见的永久性折痕。
这并非纯理论成果:报道称,苹果目前认为其已实现无折痕设计,这一特点将使其折叠屏iPhone 与绝大多数竞品形成差异化。
生产进入工程验证阶段
据悉,这约100台设备标志着产品进入工程验证测试(EVT)阶段,这是产品研发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在工程验证测试阶段,研发重心从早期的试验性原型机,转向更接近最终量产版本的设备。这些设备不仅用于测试功能表现,还将验证产品的长期结构稳定性、材料特性以及制造一致性。
这一进展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表明苹果不再仅停留在概念原型研发阶段。有消息称,鸿海集团已搭建专门的生产线,这意味着苹果正认真筹备量产工作。
苹果的工程主导地位:不止于屏幕
尽管三星供应折叠OLED面板,但苹果在技术创新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据称,苹果设计了面板的大部分内部架构,包括贴合和压制工艺。其他设备中常被忽视的铰链设计,也是苹果联合研发的成果:苹果、安费诺与新日兴共同负责关键轴承组件的研发。
这种深度参与凸显了苹果希望让其折叠设备脱颖而出的决心。苹果并未单纯依赖现成的折叠组件,而是大力投入自主工程研发,致力于解决长期制约折叠屏设备发展的缺陷。
若苹果成功推出真正无折痕的折叠设备,或将重塑市场对折叠屏手机的期待。折痕问题长期困扰着多家厂商的折叠屏设计,一款折痕最小化或无折痕的 iPhone Fold,将在外观和功能上形成显著优势。
除外观外,无折痕设计还能提升设备的耐用性和质感。即便实际并非如此,用户往往将折痕与设备长期使用后的损耗或结构脆弱性联系在一起。苹果的工程研发表明,其不仅追求产品的新颖性,更注重让折叠屏iPhone具备高端、坚固的使用体验。
iPhone Fold已进入试生产阶段。随着工程验证测试的推进和专用生产线的启用,苹果可能正为限量发售做准备。该媒体指出,这些工程样机释放出强烈信号:这一项目已不再是实验性研发,设备正朝着实际量产的方向推进。
此前有传言称,这款设备可能于2026年面向消费者发布,且定位为奢侈品,有报道预估其售价高达2400美元。
尽管取得了这一突破,折叠屏设备的可靠量产向来难度极高。苹果或许在早期量产机型中解决了折痕问题,但设备长期使用的耐用性、铰链磨损、柔性屏幕的使用寿命以及材料疲劳等问题,仍是现实挑战。
此外,设备的高成本或将使其局限于小众市场。若苹果将售价定在2400美元左右,至少在初期,其用户群体可能仅局限于科技尝鲜者或高端消费人群。
量产规模也是一大问题:尽管约100 台的数量在工程验证测试阶段意义重大,但相较于苹果常规消费级产品的产量,这一批次微乎其微。工程验证测试的成功并不意味着量产会一帆风顺,它仅代表苹果跨越了一道关键的技术障碍。
苹果在解决折痕问题后生产约100台iPhone Fold,标志着其达成了重要的工程里程碑。通过重新设计折叠机构、应用自主面板技术,并与铰链供应商深度合作,苹果或将推出一款真正与众不同的折叠设备。
若一切按计划推进,且苹果能在规模化生产中保持品质,这款设备有望成为迄今最精良的折叠屏智能手机之一。但尽管取得了这些进展,风险依然存在:高昂的成本、长期耐用性以及生产良率,都将决定这款设备是成为主流爆款,还是沦为小众新奇产品。